大唐雙龍傳 第十一章 暗懷鬼胎
抵達總管府接客的外堂,值勤的隊長參人等候,道︰"大王正在見客,請參位稍候片刻。"
坐下後,徐子陵閑無聊,功聚雙耳,探听只隔一道門戶的大堂內的聲息,剛好捕捉到一把帶外國口音的熟悉聲音道︰"戰馬可於十天內運至江都,讓大王重整騎兵隊伍,而我則只要寇仲項上的人頭。"聲音雖細至幾不可聞,基本上他仍可听得個一字不漏。
徐子陵嚇了一跳,認得正是窟哥的聲音。
李子通乾笑兩聲,得意道︰"契丹戰馬,天下聞名,王子放心,這五百匹優質良馬我絕不會白收的。只要寇仲肯領軍南來,形勢恰當時,寡人會請王子親率奇兵,配合我們的勁旅,狠狠予這小賊重重一擊,教他永不能超生。"
另一把難听如破鑼的聲音道︰"寇仲和徐子陵威風得太久哩!弄至仇家遍地,梁王昨天通知我們兄弟,他已派出『大力神』包讓、『惡犬』屈無懼和『亡命徒』蘇綽參大高手,到來協助對付這兩人,到時配合吳王旗下的眾多高手,任他兩人參頭六臂,也難逃此劫。"
李子通笑道︰"只要有大江會仗義幫忙,何愁大事不成。"
徐子陵這才知道那難听的聲音若非"龍君"裴岳,就怠案虎盡憊裴炎,禁不住心中好笑,若李子通知他能以靈耳偷听,必然非常後悔。
李子通又道︰"現在寇仲派來的人正在門外等候,待我模清寇仲的底子,再和各位商議。那小賊好大喜功,總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甚麼人都不放在眼內,我就利用他這點,許以些許甜頭,引他人彀。"
接是窟哥等從後堂離去的聲音。
徐子陵心想該是輪到自己上場表演的時刻了。
***
寇仲拉陳長林,到總管府的花園去漫步,懇切地道︰"長林兄的性命是自己的,不須給我,更不用給任何人。大家走在一起,最重要是理想和利益一致;那我可為你而死,你可為我而亡,但分別在仍是為自己。一旦出現分歧,便各自上路,哈!多麼理想。"
陳長林苦笑道︰"少帥和王世充絕對是兩種不同類的人,他要的是盲目的忠心,把個人的利益完全拋開,只以他的利益為先。"
寇仲笑道︰"那是歷史上所有帝皇對臣子的要求。我怎同呢!對小弟來說,上下之分只是一種方便;最好是大家能似兄弟湊興般向某一崇高的目標邁進,為受苦的百姓干些好事,挑戰各種欺壓人民的惡勢力。"
陳長林道︰"少帥的想法非常偉大特別,令人感動。"
寇仲忽地停步,負手細察小徑旁的一株盤栽,沉吟一會後,道︰"現在我們的少帥軍已略具芻形,兵卒的編伍訓練有宣永和焦宏進主持,政府的運作有虛行之,偵察通訊有洛其飛,財務糧草有任媚媚,水戰有卜天志,假若再有長林兄為我主理海上河上的貿易和建造優良的戰船和貨船,將可令少帥軍如虎添翼。"
陳長林心悅誠服道︰"少帥果然是高瞻遠矚的人,不像沈法興之輩,得勢後只顧鞏固權力,榨取人民的血汗,掠奪錢財糧草,短視無知。少帥放心,長林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寇仲道︰"有長林兄我自是放心哩!但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時日無多,一旦給李小子平定了關西的其他義軍,便是他出兵東下之時,所以我們必須搶在那日子來臨前,建立起一支有龐大水師輔助卻以騎戰為主力的軍隊,才有望可與關中軍決戰沙場。在船舶的建造上,長林兄有甚麼好的提議。"
陳長林點頭道︰"水戰的主要裝備就是戰船,它等若城廓、營壘、車馬的混合體。好的戰船以戰則勇,以守則固,以追則速,以沖則堅,能達到勇、固、速、堅,才能稱為好的戰船。不過水戰中戰船極易折損,所以不僅數量要多,還要在性能上各式各樣俱備,以應付千變萬化的戰斗。"
寇仲轉過身來,欣然道︰"長林兄對水戰確很有心得,我便從未想過這些問題,少時听人說書,便有『青龍百餘艘,黃龍數千艘』之語,還以為是夸大之詞。"
陳長林笑道︰"與少帥談話既輕松又有趣,談笑用兵,怕就是這樣子。不過水戰上動用以千計的戰船,是確有其事,例如東漢時馬援伐交趾,便將樓船二千餘艘,梁朝與北齊作戰,在合肥一戰就燒齊船參千艘。"
寇仲一震道︰"梁朝是否就是蕭銑先祖的梁朝?"
陳長林點頭應是。
寇仲恍然道︰"難怪蕭銑如此重視卜天志的背叛,因為他事事都學足先人,更深明水師的重要性。哼!所以欲要擊垮巴陵幫,除了要封香小子的青樓斷其情報來源外,尚要先破他們的水師,此兩項缺一不可。"
陳長林只好聆听,深感寇仲的思想有如天馬行空,難以測度。
寇仲想了想又問道︰"憑我們現在的人力物力,要建造一隊由五百艘戰船組成的水師,需多少時間?"
陳長林爽快答道︰"若一切從頭開始,最少要十五年。"
寇仲愕然道︰"那怎麼行?"
陳長林胸有成竹道︰"少帥放心,其實大多數戰船與民用貨船在船體結構上並沒有大差別,無論楫、棹、篙、櫓、帆、席、索或沉石,都是同樣的東西。只要將民用貨船加上防衛設施與武器裝備就可轉為軍用。再配以精於水戰的將領士卒,便規模具備。故不用一年我可替少帥弄出一支有規模的水師艦隊。"
寇仲喜出望外道︰"又有這麼便宜的事。長林兄還有沒有辦法使人在平時看不出它們是戰船,到作戰時才露出真臉目,那更可成水上的奇兵。"
陳長林道︰"我可以想想辦法。"
寇仲摟他肩頭,朝大堂方向走去,壓低聲音道︰"此事須量力而為,並以不擾民為主。
待我起出『楊公寶庫』後,會有大量真金白銀去收購民船。現時不妨將就點先改裝彭梁會和駱馬幫的舊船,那怎都有百來二百艘,加上巨鯤幫投誠的數十艘大小船只,該可應個景兒吧!"
***
李子通高踞龍座之上,斜眼睨在邵令周和沈北昌陪伴下步入大堂的徐子陵,似要把他看穿看透。
大堂內左右排開共十八張太師椅,此時左邊的首參張均坐李子通手下的心月復,椅後是兩排持戟的侍衛,甲鮮明,威風凜然。
這樣的氣派,在皇宮內擺出來是恰如其份,但在總管府大堂便有虛張聲勢之嫌。不過李子通也是迫於無奈,要放棄被大火肆虐過的皇宮而改用總管府,且為表示與昏君有別,更不敢入住其他為享樂而建的行宮。
門官唱喏下,邵令周和沈北昌只依江湖禮數晉見,徐子陵有樣學樣,省卻很多麻煩。
李子通賜坐後,冷然問道︰"凌先生在少帥軍中身居何職,有否令符信物,能否代表寇仲和徐子陵說話?"
坐在下面的參名將領,均以冷眼緊盯徐子陵,看他如何應對。
李子通的容貌明顯地比當年相遇時消瘦憔悴,鬢發花斑,可見爭天下須付的代價。
徐子陵淡然道︰"我軍因倉卒成立後,征戰連綿,很多方面都未暇顧及,令符文書,一概未備,請吳王見諒。"
李子通眉頭大皺道︰"那凌先生如何證明可代表他兩人說話?"
邵令周插入道︰"大王明鑒,敝幫桂錫良,親口向老夫證實凌將軍乃寇少帥的全權代表。"
李子通"哦"的一聲,挨往太師椅去,神態悠閑的介紹參名將領與徐子陵認識,依次序是左孝友、白信和秦文超。
徐子陵心中涌起奇異的感覺,早在揚州當小混混時,他和寇仲便听過這參個人的名字,還心生仰慕。
尤其是左孝友,更曾是其中一股義軍的領袖,在大業十年於蹲狗山起義後,威風過一段日子,後來才歸降比他遲一年崛起的李子通。參將中亦以他年紀較大,在四十許間,高瘦精矍,滿臉風霜。
白信和秦文超均是年青威猛,典型山東漢子高大過人的體型,對徐子陵的神態隱含敵意,只是微微頷首為禮,冷淡而不客氣。
"砰"!
李子通一拍扶手,喝道︰"既可代表他們說話,凌將軍師請告訴我,你們為何要攻打東海,殺我親弟,動搖我李某人的根基?"
徐子陵絲毫不讓地回敬他凌厲的眼神,淡淡道︰"吳王該是明白人,在這爭雄天下的年代,非友即敵,而敝軍先禮後兵,曾派出彭梁會的任二當家,來江都謁見大王,商討聯盟之事,卻為大王所拒,致由友變敵,責任豈在我方。兼之發覺沐陽李星元竟來詐降,只好將計就計,先發制人。"
話尚未說完,李子通已霍地立起,戟指厲聲喝道︰"大膽!人來!傍寡人把他推出去斬了。"
李子通兩旁侍衛蜂擁而前。
徐子陵的手按往刀把上,邵令周和沈北昌手足無措時,左孝友跳起身來,大喝道︰"且慢!"
眾衛士倏地止步。
左孝友向李子通道︰"合則兩利,分則兩亡,大王請息怒。"
李子通氣呼呼的狠盯徐子陵好一會後,才坐回台階上的龍椅內去。
衛士退回他左右兩旁。
左孝友坐下後,向徐子陵道︰"少帥今趙派凌將軍來,究竟有甚麼好的提議?"
徐子陵由於早先偷听到李子通對窟哥等人說的話,心知肚明對方是采用一硬一軟的方法,制造壓力,以在談判中佔得更大的好處。暗覺好笑,仍是那副好整以暇的姿態道︰"左將軍說得好,合則兩利,分則共亡。杜伏威可與沈法興結盟,我們少帥軍當然亦可與貴方聯手。假若大王認為此議尚可行,我們便繼續談下去,否則本人只好立刻離開,回報敝上。"
李子通冷笑道︰"寇仲夸口能解我江都之圍,是否真有此言?"
眾人的目光全集中到徐子陵身上。
徐子陵從容笑道︰"確有此言!"
秦文超長笑道︰"杜伏威稱霸江淮,敝主雄踞山東之際,寇仲和徐子陵仍只是揚州城的小混混,在竹花幫中連一片竹葉的資格也欠奉。現在雖稍為得勢,但憑甚麼能耐可擊退江淮與江南的聯軍呢?"
徐子陵啞然失笑道︰"比起李密的縱橫中原,杜伏威算得上是老幾?問題是大王能否像王世充般,至少在破李密之前,大家衷誠合作吧了!大王可以辦得到嗎?"
李子通臉色立變,因為徐子陵言下之意,自是寇仲既可破李密,自亦可不把杜伏威和李子通放在眼內,而與李子通的合作更只止於解江都之圍,其後雙方再分高下勝敗。
白信怕李子通忍不住怒火,插入道︰"但我們怎知貴上有合作的誠意?"
徐子陵哈哈笑道︰"敝上寇仲和徐子陵均是一言九鼎之人,你們何時听到他們做過任何背信棄義的事?"
大堂內一片繃緊了的沉默。
李子通的手指一下下敲響扶手,沉聲道︰"空口白話,說來何用之有?寇仲究竟有何妙計,可解江都之危?"
徐子陵微笑道︰"只要大王肯解除對運河的封鎖,從鍾離向我方提供糧草補給,再予我們有關敵人精確的情報消息,我們即可揮軍偷襲敵人的後方陣壘營寨,教他們首尾難顧,月復背受敵。當年李密就是以此法,教宇文化及的十萬精兵疲於奔命,況於杜伏威區區數萬江淮軍乎?"
左孝友道︰"當時李密戰將如雲,兵力雄厚,現在少帥軍只是初具規模,怎可相媲?"
徐子陵答道︰"這正如江淮軍亦難與當時宇文化及的精兵相比,且听說杜伏威和輔公佑並不咬弦,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眾人到這刻始知遇上了個雄辯滔滔的說客,一時語塞。
李子通直接了當的道︰"寇仲可發動多少人馬來助我?"
徐子陵斷然道︰"二萬軍馬又如何?"
李子通緊接道︰"先告訴寡人,你們打算怎樣處置在東海我們李姓的族人。"
徐子陵微笑道︰"大王是明白人,該知大家如在合作上沒有問題,大王的族人自可隨意離開憊李子通大笑道︰"好!就這麼決定吧!"
徐子陵早知這是最後必然的結果,如此對李子通百利而無一害的建議,對方怎能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