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朝卷 第二十五章 消災解困 舊鋪復業亟整頓
大業主信德集團接收澳門八佰伴的商場,八佰伴原班人馬重新登場。而香港的八佰伴分店卻沒這麼好的結局,不是未招募到大型百貨公司,就是拆零出租。在內地,北京賽特、沙頭角八佰伴、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廈和南方商城,結局大不一般,各方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12月18日,澳門八佰伴購物中心恢復營業,對八佰伴的員工來說,除了雇主的身分不同,其他的基本沒有變化。
可以這樣說,如果日本八佰伴不破產,香港八佰伴百貨就不會倒閉;如果香港的分店沒清盤,澳門的分店就不會停業。當然連鎖反應的深層原因,是這些公司本身存有問題,假若健全的話,是能夠抵御「多米諾骨牌」的沖擊的。
八佰伴香港有限公司,透過八佰伴百貨(澳門)有限公司,間接控制澳門百貨店經營權。香港八佰伴百貨各分店清盤,澳門的分店也同時停業。但情形與香港方面有所不同,到11月20日停業,澳門的供應商、業主、租戶等,未有一家入稟法院討債,亦未有一家租戶和供應商搬貨。關閘前,有租戶及供應商想搬貨,被店方及業主阻止。
22日上午,澳門八佰伴租戶委員會首次與澳門八佰伴的代表、香港八佰伴百貨臨時清盤人安永會計師行代表會面。三方都贊同澳門八佰伴恢復營業的大方向。
安永會計師行代表向澳門的租戶重申︰澳門八佰伴至今尚未申請清盤或破產,在停業前,澳門八佰伴在日常經營上屬于健康。出現停業只是受香港八佰伴的不利消息的拖累。當時,店方提出7時半關門也是臨時決定,主要目的是避免混亂和出現混水模魚的情況。但後來發生的情況,卻使停業成為定局。
這個後來發生的情況,就是租戶當即向店方追討營業欠款(方式與香港方面一樣,無論是八佰伴還是租戶專櫃的每筆零售款,均由顧客交中央系統的收銀電算機處理)。在租戶、供應商的「圍困」下,償債無力的店方肯定無法恢復營業。
23日《澳門日報》說︰「目前擺在澳門八佰伴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物色買家;二是宣布破產。
「前者對各方都有好處,因不但可保全澳門八佰伴的資產,亦有利于現有百貨商場的繼續運作。若租戶堅持以追討營業欠款為先,以目前澳門八佰伴的現況(相信一部分資金已調往香港救急)已無法支付,只能宣布清盤或破產。一旦宣布破產,對店方和租戶都不利。基于上述考慮,大部分租戶都傾向以第一種方式解決問題。事實上澳門八佰伴方面也一直在物色買家,冀能維持經營局面,也對物色買家有利。為此,三方初步在繼續營業的大方向上達成共識。」
當日,澳門八佰伴的百多名員工在公司門前聚會,要求公司高層就員工支付薪金及是否清盤作出明確答復,公司高層一直沒露面。員工向采訪他們的記者說︰由于接近年尾,加上春節將至,開支增大,若在此間失業,生活彷惶,大家都不願看到公司倒閉。
澳門工聯權益委員會主任林香生表示,工聯和商業雇員總會對該公司員工的職業及維護正當權益將盡力給予協助。
三方會議結束,傳出原則同意恢復澳門八佰伴營業的消息,這使得澳門的員工情緒,不似香港八佰伴員工那麼悲觀。
12月6日,澳門八佰伴租戶委員會發布消息稱。澳門八佰伴現在尚未申請清盤,但沒有能力償還租戶等的拖欠金額。此外,基于法律責任問題,短期內找不到新買家願意接管經營。基于上述原因,八佰伴(香港)百貨臨時清盤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可能于短期內將澳門八佰伴申請清盤及解雇員工。
消息還透露,大業主信德集團希望能在法律容許的範圍內,在短期內收回澳門八佰伴百貨公司場地及與所有租戶訂立臨時租約的形式繼續經營。
12月10日,澳門八佰伴的問題得到較滿意的解決。大業主臨時接管澳門八佰伴百貨公司及商場;大業主原則同意繼續雇用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在內的原八佰伴員工;八佰伴商場初定于本月20日重新繼續營業。
現時澳門八佰伴的債項逾2億港元。最大的一筆是欠母公司八佰伴香港,為1.7億港元;拖欠供應商、租戶及寄售商的款項約4300萬港元;拖欠大業主信德集團3個月租金共2000多萬港元。欠債中,尚未計大業主可能向澳門八佰伴追討中斷租約造成的損失,租約是10年,現在只履行了5年。
安永會計師行澳門代表何美華在召開租戶代表會議時說︰「香港清盤人方面一直努力為澳門八佰伴物色新買家,但到現階段為止,始終未能洽談成功。考慮到澳門八佰伴本身已無力償還2億元的欠款,以及透過清盤解決現有債務和物業使用權,有利商場短期內重開和日後物色新買家。澳門八佰伴清盤是必須依法律程序進行的,如不清盤,便不可能重開。重新開業後的商業機構自然不是原來的八佰伴(澳門)百貨有限公司。」
這個商業機構,是臨時接管的大業主信德集團。
信德代表向租戶表示,信德與租戶簽訂6個月的臨時租約,首3個月按9折收取租金,後3個月按原租金(即澳門八佰伴收取租戶的租金額度)收取。在此段時期,大業主會考慮是否物色新買家還是繼續經營下去。外界評論,如果盈利狀況尚可,信德集團可能會設立一間專門的百貨公司正式接手經營。
10白,大業主信德集團表示原則同意雇用原八佰伴所有員工,到11日,信德確定全部雇用原有員工。員工薪金不變。職務不變,由于信德是臨時接管,故所雇的員工可能不享有長期雇員的某些福利。
澳門工聯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關翠杏稱贊這是件好事,也是理想的方式。工聯仍會跟進雇主澳門八佰伴清盤後所要進行的員工賠償,以及屬于員工權益上需要的賠償,如遣散費等。
籠罩在八佰伴澳門員工間的悲觀情緒煙消雲散。這情形,與香港方面截然不同。
通過澳門八佰伴事件的處理,外界發現,原來澳門購物中心商廈不是八佰伴的物業,仍屬原來的主要發展商信德集團!之前,港澳傳媒,乃至和田一夫本人,都稱買下了澳門新口岸商場。實際上,是買下了澳門商場的使用權,獲得二業主的身分。由八佰伴集團再轉租予澳門八佰伴百貨店,澳門八佰伴百貨公司還將其中的檔位出租給入場經營的租戶。
信德集團主席何鴻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信德今次是「又唔見錢(指賠本),又出力!」信德沒有向澳門八佰伴索賠違約租金數百萬元。何鴻稱集團接下商場繼續營業,是履行繁榮澳門的一貫承諾。
信德集團以放棄向澳門八佰伴百貨公司索討未履行租約的賠償,和接受以帳面價200多萬港元的店鋪裝修及設備的條件,收回了購物中心商場的使用權。至于澳門八佰伴的存貨,全部折價賣給信德集團所控的臨時經營者,價值約800萬港元。安永會計師行代表何美華稱︰這樣比香港八佰伴存貨公開賤賣理想得多。
這一做法,有利于被清盤的澳門八佰伴,若像香港那樣清貨大拍賣,肯定套現不到800萬港元;這也有利于接手的經營者,享受折扣後比進貨低廉。另外,可節省清盤費用,清盤費用按法律程序是要計入債務的,並屬優先償還之列。同時還可保全商場原貌,因為原有的貨品擺設等,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並在長期的經營中改進而形成的,可令接手經營者能更快重新開張營業。但部分供應商則表示二這種做法忽視了他們的權益。
澳門八佰伴于12月18日試營業,商場興旺如初,在顧客眼里,覺得沒一點變化。對原八佰伴的員工來說,除了雇主身分變了,一切都談不上什麼改變。
然而好事多磨。20日澳門新八佰伴正式營業,在開張的前半小時,一批軍警突然包圍了商場,出示法院的禁制令,宣布不準開張,必須清點所有的貨品。起因是供應商入稟法院,追討八佰伴的欠帳。對此,信德集團主席何鴻忿忿不平,他聲稱信德是新業主,有關舊八佰伴的貨款糾紛,不應涉及新業主,更不應在臨開幕時突然襲擊。供應商要求新八佰伴拿出169萬港元,墊支貨款賠償。經雙方律師商討,何鴻同意支付160萬港元作保證金,事情才算基本「擺平」。
拔鴻對法院的做法表示遺憾,他說澳門政府曾來電表明政府會全力支持澳門八佰伴的復業,並會協助解決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目前,澳門八佰伴的清盤償債仍在繼續,估計要一年左右的時間結束。
下面談香港9間八佰伴分店清盤後的物業租賃情況。
最理想的方式,是像澳門方面那樣,由一家大商家全盤接下騰空的店鋪經營。這樣,有利于緩解前八佰伴員工的失業壓力,若能雇聘原班人馬,那是再好不過。
香港9間分店封鋪停業,將騰空逾百萬平方英尺的商場。由于香港經歷了股市風暴,物業市場的租價隨股價一道滑落,約跌2成。站在業主的立場,大概不會是什麼好事,再出租難獲理想的租價。對零售商來說,則可能是一件好事。
但是,由于股市低迷,影響市民購買力,零售商生意並不好做。加上香港最大的日資百貨集團八佰伴倒閉,令商家慎之又慎。而個別商場業主,認為八佰伴退出是一件好事,稱他們與八佰伴還是多年前的租約,租價定得太低,現在可以重新調整租價水平。
我們首先看八佰伴在香港的首間分店沙田新城市廣場。
八佰伴百貨倒閉後,市場立即爆出八佰伴的主要競爭對手吉之島,覬覦八佰伴沙田和黃埔分店鋪位的消息,還稱吉之島將招募300名八佰伴員工。
吉之島對是否接手沙田及黃埔的商鋪,未作肯定與否定的答復。公司公關部發言人尹美玉說,吉之島不會「亦步亦趨」、「人棄我取」,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
吉之島倒是熱衷于聘用八佰伴的熟手。尹美玉說,集團已主動與勞工處聯系,表示有興趣招募八佰伴的員工,以協助他們就業。屆時會招聘200名全職和100名兼職員工。但她強調,集團不會優先選聘八佰伴的員工,仍按一般的招聘程序進行,薪金及職務等,也不照搬原來的,而會按照個人的工作經驗及履歷厘定。
八佰伴的員工不認為吉之島傳播了福音,擔心到時會被壓價。屆時所招聘的新員工將去新界慈雲山吉之島上班,開業時間定為1998年3月。
吉之島並沒有進駐沙田新城市廣場,不知是本來無意,還是租價未談攏。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吉之島不會冒進擴張,以免重蹈八佰伴傾覆之舊轍。
不過,新城市的大業主新地集團似乎不急,旗下物業管理公司聲稱,已有大客戶入伙新城市商場。究竟是哪家,則未公布,也是一種策略吧?有人士分析,來者可能確確實實是大型零售業集團,但很可能是大集團在商場里開一家中型連鎖店,而難有像八佰伴那樣,承租下近10萬平方英尺的鋪面,成為大型商場的核心商家。
至12月中旬,市面傳出的消息,也只是「有近5成樓面接近簽約階段」。
般基東主李兆基倒是動作神速。他有一個有利條件,集團旗下有一間千色百貨公司,該公司已在屯門、元朗、荃灣開設了3間分店。
八佰伴租用馬鞍山新港城中心16萬平方英尺的商場。當年八佰伴馬鞍山分店開幕,李兆基在典禮儀式上說︰「八佰伴開業後會帶旺馬鞍山區,而馬鞍山區又會帶旺八佰伴,這樣就旺上加旺了。」現在八佰伴倒閉,有人挖出這句陳言揶揄李兆基,問︰「現在有幾旺了?」對李兆基來說,面子次要,要緊的是商鋪空著,少了一大筆收益,更令馬鞍山蕭條,李兆基建的大量樓宇賣不出去。
如今,香港一下子騰空百多萬平方英尺的商鋪,馬鞍山的新港城中心,一時難覓核心大客戶。李兆基一聲號令︰讓千色百貨進駐!
李兆基「自己旺自己」的做法引起傳媒的倍加關注。恆基地產特別計劃部總經理陳錦勝,在12月1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恆基的大前提是不可以令16萬平尺的面積變‘吉’(空),因為那會影響整個商場的形象,甚至(影響)其他租戶的生意。尤其此際是聖誕檔期。
「我們的考慮是一定要有一個具份量的租客作anchortenant,給商場帶來凝聚力,特別是馬鞍山13萬人口的區內,並沒有大百貨公司。故此一間新的百貨公司是不二之選。」
般基的這一舉措,得到中資廣南超市連鎖集團的響應,決定從千色百貨的經營樓面承租原八佰伴超級市場的鋪位(作者注︰八佰伴分店是綜合性商場,主要分百貨店、超級市場巴租戶專櫃三大部分)。廣南超市將與千色百貨一道開業。
馬鞍山新港城八佰伴原有全職員工180名,千色百貨只雇用了80名全職員工。個中的原因,是千色參照屯門分店的經驗,實行一更制(即中午12時至晚上9時)。店方說這樣能有效地利用資源,節省人事開支。新港城千色店,除店長從荃灣調來,全部由八佰伴的員工擔任一線售貨員及管理層人員。
對員工來說,工作時間長于八佰伴,八佰伴是二更制(早10時至晚10時),一班是6小時,而千色是9小時。八佰伴的其他福利待遇也較千色好。不過事到如今,能進千色這樣的大公司也算是不錯了。
馬鞍山新港城商場于12月12日開幕,為香港9間原八佰伴分店最早投入營業的商場。
信和集團旗下的屯門市廣場,因八佰伴執笠(破產),騰空了31.7萬平方英尺樓面,為八佰伴各分店之最。信和招募不到核心大客戶,自在情理之中。信和情急之下,推出「生活天地」的招牌,招徠中小租戶,並穩住原來的專櫃租戶。信和不僅租價較以往低廉,還推出6年的短期租約。這些舉措,受到新老租戶的歡迎,至12月中旬,已有8成鋪位租了出去。
出售運動鞋的華基泰公司,原來是屯門八佰伴的租戶。現在的營業面積較以前擴大1倍。華基泰的發言人說,我們的租金開支卻沒增加,因為,租價僅為原來的5成。
苞應湘主持的合和集團旗下的荃灣酒店商場,營業面積約7.5萬平方英尺。該商場已改名「熊貓樂園」,合和也沒有招募到大客戶,拆零出租,並且推出短期租約。該商場定于12月20日開幕。
將軍澳厚德村商場是房委會的物業。業主聯系了5家商戶,其中有兩家是大型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至作者書稿殺青,尚未得到確切消息。
藍田的匯景商場的4摟5樓,業主分別是私人投資者部太和滿年集團,他們暫時也未招募到大客戶,準備拆零招租。
新北江集團的天水圍商場于12月12日開幕,均是中小租戶。該商場的租約期限更短,至次年2月。該商場輩隔成31間商鋪,最大的有千余平方英尺,最小的百余平尺;最貴商鋪月租6萬港元,最低的僅3萬。由于租價低,租期短,很快就出租告罄。現在集團仍在為招募大租戶而不懈努力,希望有八佰伴那樣的大客戶進駐。
元朗大興大廈商場,也選擇拆零招租為權宜之計。
長實集團旗下有兩處物業出租給八佰伴,一處是黃埔花園商場;另一處是馬鞍山海柏花園商場。海柏花園與恆基的新港城連接一體,中間有旱橋相連,八佰伴馬鞍山分店實際上橫跨兩處。至書稿殺青前,作者也未間長實的兩處商場確切消息,只是市場傳聞,集團正在積極聯系大百貨公司。
除恆基集團擁有自己的百貨公司,沒有一家大業主招募到核心大客戶。這種情況,與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大型百貨公司的「開店熱」,形成鮮明對照。可見現在香港零售業不景氣之程度。
香港的9間前八佰伴分店,未像澳門那樣以滿意的方式消化掉,不僅不利于大業主,更不利于大部分職業無著落或不稱心的八佰伴前員工。
八佰伴(香港)百貨公司的倒閉的負面影響,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
那麼,日本八佰伴的破產和港澳百貨業的全線崩潰,會對中國內地項目產生什麼影響呢?
賽特購物中心是八佰伴在中國內地第一家以特許經營權的方式管理的商場,也是最後一家以這種方式經營的商場。雖然現在的賽特早已與八佰伴沒有關系,但仍受到人們的關注。
據中國通訊社12月2日電訊稿,日本八佰伴破產,港澳的八佰伴相繼結業,北京賽特集團副總裁王辛民坦言︰「北京賽特安然無恙,一切正常。」
王辛民談了當年「協議離婚」的原因︰一、八佰伴管理人員不熟悉中國的國情,管理上「水土不服」;二、八佰伴的商號使用費過高;三、八佰伴想把發展中心轉移到上海,而賽特也想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經營管理方式。
王辛民說,八佰伴撤出後,我們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北京商情出發,堅持自己的中高檔市場定位,取得好的成績。分手後的第一年度,銷售額達6.5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46%;1996年增加到8.05億元,年增幅22%,人均利稅在北京的大型商場中居第一位。1997年雖然北京有多家商場開張,營業額仍有所增長,估計有1%。他說︰「八佰伴的破產不會對賽特今後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賽特購物中心總經理李衛對八佰伴的日方管理人員仍念念不忘,他說︰「合作伊始,八佰伴給了賽特不少教益,給人印象很深的,是一次顧客投訴商品問題,當時的日方總經理黑山不由分說,就從自己的腰包里掏錢給顧客。這種對顧客的尊重,賽特作為寶貴傳統堅持下來。」
《北京日報》評價說︰「今天,當日本八佰伴倒閉之時,賽特已學會了‘師傅’當年的做法,開始了商號和管理的輸出。賽特旗下的‘西單賽特商城’一炮打響。」
從時間上講,深圳沙頭角八佰伴是八佰伴在中國內地開設的第一家分店,也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零售企業。該商場營業面積1000多平方米,投資1000萬港元,于1991年9月8日開業。
從規模上講,這間商場在八佰伴日後宏偉的中國戰略中,地位無足輕重。但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卻在八佰伴及其他日資企業中具有普遍意義。
懊商場的中方投資者為沙頭角進出口貿易公司,佔51%股權;日方佔49%。由于中方缺乏經營高檔百貨商場的經驗,而八佰伴是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及經營方式的跨國百貨集團,日方代表秉掌經營管理大權。作者4年前曾光顧過這間商場,覺得它很新潮,服務態度甚佳,便由衷感嘆︰「日本人真厲害!」
作者不知,當時中方已不買日本人的帳,認為日本人太不懂中英街游客的消費結構和消費心理,造成嚴重的虧損。據後來披露的數據,1992至1994年3年間,累計虧損300萬元(人民幣)。中方認為這是無法承受的,而日方則認為可以容忍。
這實際上是兩種經營思想的沖突。一般來說,中方較急功近利,回報心理殷切,巴不得投下錢就產生效益,尤其是從事貿易的商家,追求每一筆短期生意的盈利。而日本的百貨業投資者,普遍以佔有市場率為長期戰略,並不十分看重眼前的利潤,認為佔穩了市場,創出品牌信譽,以後能獲得長效及穩健的回報。日本的企業家普遍認為,中國的商家大多缺乏遠大目標,經營上多是短期行為。
作者不想簡單地評價孰優孰劣,更無事實指責沙頭角貿易公司是短期行為。作者要指出的是,無論與境外哪種資本的合作,如沒有協調好,就會造成關系的破裂。
在1995年,作者听友人說,沙頭角八佰伴不再是日本人的天下。我當時沒有細究,是八佰伴撤資退股,還是日方大權旁落?到香港八佰伴百貨倒閉後,作者為充實材料,決定去實地暗察一番。也許是作者「走眼」,感覺有誤,我再也尋找不到當初那種新鮮而舒適的感覺。該商場被了新店名︰「新佰伴」。我在「新」字上面凝視良久,恍恍惚惚不得要領。作者還有一個錯覺,似乎覺得店員的服務態度也不如以前熱情殷勤。
不過,店方人士感覺良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店員自豪地對作者說︰「自從日本人走後,商店開始賺錢了。」
據悉,日方經理撤走後,1995年商場減少虧損17萬元;1996年大翻身,盈利達110萬。1997年5月,中方單獨投資20O0萬元,將八佰伴與貿易公司旗下的糖煙酒商場巴時裝商場打通,形成以「新佰伴」為核心的購物長廊,單以其110米的長度,就在250米的中英街處壟斷性地位。
那麼,在面貌一新的新佰伴,八佰伴是否還佔有權益?3年前日方提出撤資,據傳中方以日方單方面撤資而未許。這樣,日方既沒有人在這里,又留下了49%股份,日方能保障所持的49%權益嗎?有人認為絕無可能,作者則相信中方會依法辦事,保障外資的合法權益。
1997年,八佰伴迫于財政惡化的形勢,無力再投資購物長廊的改造,提出放棄股權,條件是中方到年底停止使用八佰伴商號。
中方並不以為「八佰伴」這三個字能值幾個錢,早在年底前幾個月就改商號為「新佰伴」,更于11月20日香港八佰伴百貨宣布清盤時,即在營業執照上取消了早已清掃出店的八佰伴舊店名。
世人矚目,並且現時最為關注的,要數八佰伴在上海的投資。
據中方公布的資料︰上海第一八佰伴是1992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零售百貨企業(注︰沙頭角八佰伴由地方政府批準),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上海第一百貨持有45%股權,香港的八佰伴國際持36%,日本八佰伴持19%。合資公司投資2.28億美元建造了浦東新世紀商廈,該商廈于1995年12月20日開幕。
八佰伴在上海的另一個大項目是上海八佰伴南方商城,總投資O.7億美元,資本金5450萬美元。其中,上海南方商城佔30%股權,香港八佰伴國際佔40%,其余為新加坡DIC和IMM公司(八佰伴集團的海外分公司)。該座國際商品配銷流通的商城于1995年11月30日開業。
上海方面不僅為八佰伴投資提供便利,還給和田一夫崇高榮譽,授予他「上海市榮譽市民」稱號。李鵬總理視察新世紀商廈時,還會見了和田一夫,詢問有什麼困難需要國務院出面。
現在,八佰伴幾乎全線崩潰。香港部分傳媒和商家搖身一變成了「事後諸葛亮」,指責八佰伴在香港及內地的投資如何糟糕,大有「牆倒眾人推」、「落井下石」之嫌。日本傳媒及同行更是幸災樂禍,稱和田一夫攜巨資到上海「自掘墳墓」。在這個以劃清界線為時尚的非常時刻,世人自然分外關注上海市政府,以及上海的合作伙伴的態度。
首先,上海市政府及合作方十分關注八佰伴的兩次重大危機,在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對策。
其次,上海市有關官員及合作方的高層人士,對八佰伴的損失表示惋惜。
再次,市政府、市商委及合作方正全力鞏固中日新三方的投資成果。
1997年11月14日,上海第一八佰伴常務副總經理謝振華介紹說︰從1996年11月份起,上海第一百貨的實際運作已由上海第一百貨公司控制,商廈所經營的商品75%是國內商品。新世紀商廈的去年銷售收入7.25億元,進入上海零售業前十強。1997年l-9月份實現銷售額7.66億元,估計到年底可在上海同業中排名第7位。營業額增幅超過全市同業平均水平,同時,今年還按計劃償還貸款400萬美元。
11月21日,上海新世紀商廈如期舉行了主題為「我兩歲了」的開業兩周年慶典促銷活動。
11月23日,上海市商委負責人向中外新聞界表示︰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是獨立法人,近來八佰伴國際集團危機兩次爆發,對上海第一八佰伴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上海第一八佰伴經營狀況良好。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等均對商委負責人的講話作了報道。
據11月22日香港《經濟日報》,上海第一八佰伴集團管理層接受該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八佰伴托管人,已向上海第一百貨集團提出轉讓股權的建議,境外很多公司已提出購入日本八佰伴出讓的19%股份。他說,根據協議,上海第一百貨集團擁有購入外方股份的優先權、本集團會同市商委開會研究過日本八佰伴退股轉讓及處理方案,市政府已明確表態會給予支持。
由于香港八佰伴百貨清盤,可能香港八佰伴國際會提出轉讓所持的36%股份或少于這個比例的股份。上海商委及第一百貨集團均沒有表示會將這部分股份買下來,只是透露會將現有的45%股權提升到控股權。按國際慣例,控股權則需持有超過50%的股份。
11月25日,八佰伴南方商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國強在與《文匯報》記者交談中稱︰隨著八佰伴集團頻頻出現危機,日方人士紛紛撤離,目前經營管理工作已完全交予了中方人士。由于日方對中國市場的不太了解,造成了在管理上成本高、浪費大等一些缺陷。中方領導接手後立即對市場暴求做了新的分析,並將工作重點放在了管理制度的改革與結構的調整上,取得了立桿見影的效果。八佰伴國際集團的有關人士也認識到干部本土化的重要性,並表示對中方領導有充分信心。
問及香港八佰伴國際是否可能轉讓股權一事,楊國強指出︰「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在香港方面未提出該要求前,八佰伴南方商城會全力協助香港八佰伴走出困境。」他沒有具體談怎樣「全力協助」,但他反復強調要鞏固和發展已取得的成績。意思是不令八佰伴「後院起火」、「雪上加霜」,讓八佰伴全力去應付日本和香港方面的危機。
他強調說︰「在資產重組和調整過程中出現股權的轉讓是十分正常的,對于八佰伴目前的狀況,中方完全可以理解。如果八佰伴將來發生困難而提出股權轉讓,中方會積極配合,相信憑借公司的實力和影嫌訕會吸引其他著名企業的參與,但中方上海南方商城目前尚未有收購之打算。在八佰伴提出該項要求之前,中方將一如既往地與其密切合作並盡力幫助其渡過難關,雙方都為合資企業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而努力。」
作者記得,上海市官員及合資方代表多次提到八佰伴寶貴的經營經驗及先進的管理方式。現在他們仍未「醒悟」,沒有清算式地列數八佰伴經營管理方面的種種不是。上海方面現在對八佰伴的評價仍是溫和的、中肯的。他們如此做,是明智,還是糊涂?作者不想輕率下結論。
下一章,作者想就八佰伴的過去、現狀和未來,作一些小結式的探討和預測。